一艘棉花本周已从中国民营企业岚桥集团经营的达尔文港启程出口,这是凯萨琳(Katherine)镇附近新轧棉厂加工的棉花包第一次出口,也是澳洲北部新兴棉花产业的重要时刻。 集装箱船Scion Mafalda 本周稍早载运一批棉花离开达尔文前往新加坡,这持续棉花将在那里转运往印尼。 Olam Agri 棉花贸易公司业务总经理史查赫勒( Meg Strahle )表示,此前北领地生产的棉花被用卡车运到昆州进行加工和出口。 她说,在凯萨琳附近新的轧棉厂加工并从达尔文出口可以节省大量成本。 她告诉澳洲广播公司(ABC):「对我们来说,最明显的节省是(不必做)从陆上公路用卡车进行34 小时和3,000 公里的运输旅行,从凯萨琳把棉花回到布里斯本或达尔比(Dalby)镇。」 「我们确实相信,从长远来看,随着效率的提高和供应链吸引更多的产量,(从达尔文)出口棉花的成本将大幅改善。」 史查赫勒希望第一批货物能够鼓励其他人使用达尔文进行棉花出口。 她说,10 月初已经安排了另一批出口棉花货物。 达尔文港务公司总裁杜梅特(Peter Dummett) 表示,「很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促成了第一批棉花从该港口启运出口。 杜梅特表示,他希望达尔文靠近亚洲能给北领地生产棉花带来竞争优势。 史查赫勒声称,尽管季节充满挑战,但北领地旱地棉花作物的品质「相当好,颜色好,强度高」。 她说:「有很多人希望看到澳洲北部的棉花产业真正成为新兴产业。」 「通过正在建造的两家轧棉厂(在凯瑟琳镇和库努拉镇)为该行业注入了勇气,我认为每个人都想参与进来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帮助该地区的棉花产业发展。」 澳洲棉花协会会长默里(Michael Murray) 表示,该行业已经为北领地的经济增加了价值。 「我认为这只是表明棉花对北领地的积极经济影响,以及这种利益在供应链中流动的方式。」 北领地2024 年的棉花收获已经结束。本周达尔文港出口的棉花是该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棉花以前曾从北领地出口过。 《北领地时报》在1926年报导说,达尔文植物园种植的42包棉花出口到英国。这些棉花被运往曼彻斯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