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在无法满足低收入家庭需求的地区,无家可归者的比例较高,主要 原因是缺乏可负担的私人租赁住房。 据《时代报》报道,调查发现,城市无家可归者的数量比人们普遍认为的要多。如 果希望这种情况有所改善,需要大幅增加可负担私人租赁住房和社会住房供应量。 (图片来源:《时代报》) 根据澳洲住房和城市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澳洲无家可归者的地理变化及其结构性驱 动因素(2001-2021)》,在一个首府城市内增加1000套可负担私人租赁住房,可 以将无家可归者比例降低大约10%。 无家可归者包括沙发客、住在无家可归者服务中心的人、或者居住在旅社或极其拥 挤环境中的人,以及市区到处可见的露宿者。 尽管在2021年澳洲人口普查中,悉尼内城的无家可归者数量最多,但在悉尼的 Strathfield/Burwood/Ashfield、Fairfield、Canterbury、Merrylands/ Guildford以及Auburn也有大量无家可归者。 (图片来源:City of Sydney) 在维州,无家可归者最多的地方是Dandenong,其次是Monash、Geelong和 Brimbank,均高于墨尔本内城。 布里斯班内城区无家可归者数量最多,紧随其后的是凯恩斯南部。 西澳最多的是 Kimberley,其次是珀斯内城。 报告发现,无家可归的人通常不会搬到很远的地方——70%的人与一年前住在同一个 统计区域(类似于当地政府管辖的区域)。 报告指出,在截至2021年的20年间,无论是城市还是地区,无家可归者数量都在上 升,而可负担的私人租赁住房净供应量呈下降趋势。 无家可归者数量较多的地区, 通常是需求大于可负担租赁住房供应的地方。 研究发现,仅在2021-22财政年度,墨尔本内城区和Wyndham区需要超过3000套一至 两居室住房,而Geelong、Melton/Bacchus Marsh(墨尔本边缘)、悉尼内城、凯 恩斯南部、墨尔本的Dandenong和Townsville则需要超过2000套。 独立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Peter Tulip博士表示,“住房成本影响无家可归者是一 个已被广泛证实的结果,大量海外研究表明,高房租的地区或城市往往流动人口数 量也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