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音译)现在通过「社区团购」完成了家里大部分的杂货购物。 这位有两个孩子的母亲说,她过去主要在超市购物,但新冠疫情后,超市商品价格迅速上涨,大约在这个时候,许多亚洲杂货商开始提供团购选择。 团购是指通过社交媒体联合起来批量购买商品,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许多建筑被封锁,送货受到限制,作为一种生存策略,团购开始迅速兴起,在多功能社交媒体平台微信的推动下,零售商可以创建小程序,让同一栋楼的居民一起订购杂货和餐点。 现在,该模式也开始在澳洲华裔社区中流行。 住在墨尔本郊区Point Cook的Jing女士说,在她所在地区,几乎每个亚洲杂货店都创建了自己的团购微信群,每个群大约有500人。 虽然很难比较零售商之间的整体价格,团购价格也各不相同,不过Jing说,团购商品比亚洲杂货店货架商品更便宜,比在连锁超市购物也会便宜大约30%,而且和团购相比,去实体市场也更耗时,现在她认识的几乎每个澳洲华裔家庭都在使用团购,团购不仅涉及新鲜农产品,还有熟食、护肤品和甜点等多种商品。 墨尔本Brighton一家亚洲小杂货店的老板Angela Wang在维州漫长的新冠封锁期间开始组织团购,从疫情期间约100人的团体开始,现在她的两个团购群已经有约750名客户。 她说,这些团体是通过口口相传而发展起来的,一些较大的亚洲杂货店会有10个团购群,对于实体杂货商来说,生鲜进货需要考虑是否能会快售出避免变质造成损失,所以有时需要提高价格弥补成本,而团购模式本质上是「预售批量购买」模式,因此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团购可以得到批发价,比从超市零买更便宜,水果和蔬菜等通常在采摘后的第二天就能送达,肉类通常也会更新鲜。 墨尔本Mount Waverly一家亚洲杂货仓库的老板Ivan Liang表示,创建联系紧密的社区是这种商业模式的精髓,与其他线上购物不同,团购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异性,主要服务于亚洲杂货店周边社区。蒙纳殊大学Monash University行销专家Jeff Wang表示,微信群起到了「非正式工会」的作用,可以维护客户的权利,如果产品品质差或者中间人不负责任,他们可以通过群团结起来,采取行动,例如集体要求退款,或者告诉对方永远不要再从这个卖家处购买该产品。 非正式合作社购物可能有助于给大型超市施加巨大的竞争压力。 Jeff Wang说,虽然在中国,社区团购在疫情期间变得更加普遍,但事实上群组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成形成,始于互联网上的聊天室,在那里,10到20个有兴趣购买同样东西的人会组成一个小组,去供应商那里要求折扣。这种购物模式严重依赖微信,因为该「超级应用程序」允许人们聊天、组建群组和互相付款,如果技术允许,这种购物模式也有可能在更广泛的澳洲社区流行起来,尤其是对较小的杂货店来说,更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