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cCrindle最近的报告,五分之四澳人向慈善机构捐款,2023 年,非营利组织收到了130亿澳元的捐款和遗赠,还有估计有400万澳人贡献了自己的时间。 现在,澳洲的慈善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全国有60,572个注册慈善机构,大约每439 人就有一个慈善机构,由于政府对慈善机构的资助减少,加上生活成本已经影响慈善机构,支出成长超过了收入成长,捐赠率下降了,他们必须更加努力吸引更多人捐款。 报告发现,45%的受访者表示,生活成本和住房压力对他们的捐赠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近年来,慈善机构最忠诚的捐赠者婴儿潮一代和沈默的一代正在老去,而而在生活成本危机中,年轻捐款者变得越来越难以被接触,人们担心缺口将无法填补。 研究显示,澳洲老年人是慈善部门大部分收入的来源,年龄越大,捐赠的可能性就越大,捐赠金额通常也更多。 募款顾问公司The Data Collective总监威尔森说, 原因相当简单,55 岁以上的人已经还清了抵押贷款,孩子正在考虑搬出家,经济状况良好。 澳洲筹款研究所行政总裁拉斯科布说,慈善机构除了继续吸引传统的老年捐赠者外,也不能忽视年轻澳人,必须对未来收入进行投资,让年轻捐助者参与慈善事业,对这两个群体需要采取截然不同的方法。年轻的捐赠者确实有志慈善事业,对世界事务也非常感兴趣,会将行动和价值观结合,希望确保自己的钱能产生真正重大的影响。 根据筹款咨询公司More Strategy的报告,年轻的捐助者更有可能自愿投入时间或参与筹款活动。 拉斯科布说,大多数年轻的捐赠者更喜欢零星向规模较小的慈善机构捐款,或在GoFundMe等平台上发起呼吁,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则大多捐赠给成熟的慈善机构,并且具有定期捐赠的心态。 几十年来,慈善部门一直依赖邮件、电话和面对面互动,例如敲门或购物中心的摊位,这些方法已被证明对老年人口有效。不过这些措施不太可能对更年轻群体起作用,她们害怕在商场向自己讨钱的人,会尽一切努力避开,对推销电话的态度也是如此。 更多策略研究的统计数据也证实,年轻澳人「不太可能」参与慈善机构的邮件或电话行销,对社群媒体广告的反应则要好得多。 拉斯科布女士表示,这意味着慈善机构必须以不同的方式与未来的捐赠者建立联系,必须开始思考真正符合Z世代价值观和原则的事业。
|